发表时间: 2022-05-12 17:38:35
作者: 刑事辩护
浏览:
一、民事诉讼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也可以叫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诉状,撰写起诉书,就是俗称的“写状子”,是提起诉讼的前提。
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书面诉讼请求。
通俗地说,民事起诉状,就是当你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们发生争议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递交的书面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1.诉状名称为“民事起诉状”,重点在“状”字,不能写成“起诉书”
状”,意为旧时叙述事件文体,如供状、诉状、告状等。“起诉书”专指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文书。个人起诉不能用“起诉书”。如果难理解,可以这么记:“状”,是个人用;“书”,是国家机关公文用。如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可不能混淆了。
另外,最好不加案件性质的表述。
2.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要写全
一般来说,当事人为个人的,要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不写成年龄)、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写明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及职务。
另外,有一个容易写错的地方是“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公司法》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法》第十四条 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注意: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分公司没有法定代表人,应为负责人。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营业执照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上的表述来写,或者自己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按系统上的表述来写。
还有个人的民族、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职务、联系电话,知道的话最好也写上;但实际上很多原告不清楚被告这么具体的信息,可不写。
3.诉讼请求需具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需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必须明确其起诉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即向人民法院提出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的具体内容。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请求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比如请求确认双方的收养关系,请求确认某公民失踪或者死亡;
(2)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给付义务,比如请求对方赔偿损失,请求对方偿还贷款本息,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3)请求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请求离婚,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5.需写明向哪个法院起诉
即写完事实与理由后,另起一段空2格写“此致”,再另起一段顶格写法院的名称。这个错误最多,包括一些律师也会写错。有的是空的,有的是写了别的法院的,还有的是写错法院名的。
6.落款要签名或者盖章,并写上日期
落款部分包括签名(个人)或盖章(法人或其他组织)及日期。签名或盖章前面写明“具状人”或“起诉人”均可。
签名或盖章要求原件,即个人签名的,要手写签名,法人或其他组织盖章的,亦要原件章,不能提交复印件。
落款日期,一般是起诉的日期。法院收案日期是以我们收到诉状之日为准,因此,落款日期不影响,但建议不要离提交诉状的日期间隔得太久远。
有关于刑事辩护 民事诉讼 法律顾问 公司法的问题如何解决,可以咨询上海孜求律师事务所!